返回叁拾柒(1/3页)  一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未至, 声先到。

殿内立时安静下来, 众人正襟危坐, 只待李贵妃出场。

李贵妃掌着范吴能的手背, 头颅高高抬起,腰背挺直, 带着睥睨众生的高贵缓步步入殿中,立于高台之上的坐榻前。

阶下嫔妃、朝臣家眷皆敛首起身, 对她行拜礼, 恭贺生辰。

李恪谨长女李钏, 十六岁入太子东宫为良娣,左右不过是妾身,又如何能有被万方来贺的资格?

后太子雍荣登大宝, 李钏水涨船高被赐封贵妃, 因无封号,便未行册封之礼。其时她就只能立于紫宸殿的台阶之下,看宁望舒凤袍加身, 受百官朝贺。

困守后宫多年, 总以为熬得皇后薨逝, 便会迎来她的好日子。李贵妃望着大殿之内恭敬的妃妾臣属, 心道,会有她穿着皇后朝服与嘉元帝同坐紫宸殿享帝后尊荣之时罢?

从晃神中抽离,李贵妃肃声道,“免礼。”

随后她转身到坐榻上坐下,缓声道, “诸位不必拘礼,全当我这儿是自家一般自在。”

“多谢贵妃娘娘美意。”众人答道。

方才众位臣属向李贵妃道贺时,就桓允一人恍若未闻,安坐不动。

此时他又撇嘴,与叶微雨咬耳朵,“你听这惺惺作态的女人说说就得了,万不可相信。”

“你对她敌意甚大,有什么缘由不成?”

“无甚缘由,平白看不过眼她觊觎我母后的位置而已。”桓允满脸不虞,叶微雨却能看出他并未说出实情。

“好罢,”叶微雨道,“只你平日却不要将对她的不喜表现得如此明白,以免她心存嫉恨加害于你。”

本朝后宫简单,先皇后在世时,其椒房专宠,嘉元帝又是强势有手段之人,故而少有勾心斗角之事。但先皇的明宗朝就不尽然,因嫔妃众多,有百花齐放之势,不少皇子在宫闱倾轧中丧生。

就连当时尚为太子的嘉元帝的储君之位都岌岌可危,盖因其生母皇后软弱不得圣心,淑妃有先皇恩宠,又有皇子傍身,在后宫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明宗朝后期,她甚至染指朝政,趁先皇病危之际代为处理朝事,把控朝臣。

历史上后妃乱政之事层出不穷,而今又是李贵妃执掌后宫事,且她野心勃勃,假以时日必有动作。加之桓允尚无自保的能力,若是想对他做手脚以掣肘太子实则轻而易举。

桓允却不以为意,“她要是想得父皇青眼,奉承我还来不及,哪里敢动什么歪心思。”

“总之你自己当心。”叶微雨微叹道。

他看旁人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在自己的局里却摸不清方向,应当是由于有圣上和太子做后盾的底气罢。

筵席氛围渐入佳境。

大殿中央置圆形高台,有教坊司的乐伎艺人于其上表演剧目。

旦角着水袖舞衣在管弦丝竹之声的伴奏下边舞边唱,竟巧妙的将杂剧表演和歌姬演奏结合在一起,既有完整的故事又能欣赏美妙的歌声,可谓一举两得。

李贵妃自高处逐一打量今日赴宴的适龄贵女。

样貌出众的不少,那宁远侯的嫡女阮静姝就是京中有名的美人面。可她性子怯懦,分明已多次出席宫宴,眼下却只畏缩在母亲身边,若为正妃,未免小家子气了些;

而论才情以赵翰林家中三姑娘赵宣令为佼佼者,且待人处事也进退得宜,可聘为贤妻。唯一不足的便是她钟情太子,若真的将她娶进信王府,那不成了奕儿这个做兄长的捡弟弟不要的?不好不好…

她略过赵宣令和阮静姝,再往下看去。

赵宣令毕竟为“京城第一淑媛”,余下之人不是心气儿太小,就是骄横矫情,能越过她的贵女还真真儿挑不出来,待李贵妃将目光移向叶微雨时,殿内管乐声又起。

那高台之上众舞姬先是像花瓣似的包合在一处,随着乐师的节奏逐渐打开来,露出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